发布日期:2024-12-04 21:43 点击次数:87
数据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相比于其他生产要素,数据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禀赋打破了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为持续增长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德邦证券认为,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数据资产入表等实践不断推进,社会机构数据资产及其衍生市场的总规模将超过30万亿。西南证券指出,国家数据局发布的系列制度文件有望为确权、定价、流通体系制度不完善等关键堵点难点做出规范,通过多场景、多主体的复用,加速产业落地节奏,产业链有望迎来密集政策催化。
与此同时,在消费者领域,软通动力旗下机械革命Mechrevo游戏品牌表现优于一些国际厂家。软通计算(原同方计算机)在商用市场,尤其是信创市场中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不仅持续活跃在党政、教育、企业等各行各业的招标项目中,更接连不断中标。这一成绩表明,软通动力的PC品牌在充分满足中国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全面彰显其在终端台式机与笔记本领域深厚的核心竞争力。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1990年8月30日,钱穆先生在台北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钱穆作为有名的历史家、教育家,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公认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代宗师”。有句话叫“北胡适,南钱穆”,足见他有多么的厉害。
1967年,钱穆被蒋介石邀请前往台湾任教,可他在台湾生活的23年里,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故乡,能够回到故土,落叶归根成为了他最大的心愿。
钱穆
可惜天不遂人愿,钱穆先生直到去世也没能回到自己的江苏老家,而是在台湾度过了余生。
在钱穆去世之前,他叮嘱自己的妻子胡美琦,一定要把自己的骨灰,送回故乡埋葬!千万不要把他留在台湾的土地上。
面对这个要求,钱穆的夫人又能否实现呢?今天我们就将走近这位国学大师,了解他的非凡一生。
未尝一日废学
钱穆是江苏省无锡七房桥人,他出生于1895年,字宾四,因此也被称作“宾四先生”。
钱穆送别侄子钱伟长(右一)
钱穆的父亲叫做钱承沛,钱家在当地是世家大户,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先生也是和钱穆来自于一个家族。
钱承沛在晚清时期曾经中过举人,颇有学识,却因为自己的身体太虚弱,实在无法赴任,只能在家教书。他们家族有一个祖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在祖训影响下,钱承沛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进了学堂读书。
钱穆在学堂中表现格外出色,他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而且天赋也很高,年纪轻轻就能背《三国演义》!
钱穆
有一次钱穆在众人面前背诵《三国演义》的片段,结果是一字不拉,不免有些自鸣得意!
父亲看到儿子这样,感到十分不满,问道:“儿子,我问你桥梁的桥字怎么写?”
钱穆说:“是一个马加一个乔!”
钱承沛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骄傲的骄字怎么写?”
“是一个马加一个乔!”钱穆回答完以后,父亲立刻说:“那你知道骄傲的含义吗?你昨天背诵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钱穆
钱穆一听立刻低下了脑袋,父亲告诉他人生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仅仅会背《三国演义》是远远不够的,要懂得虚心学习才能进步。
在父亲的教育下,钱穆再也没有在学习上自满,而是脚踏实地,勤奋用功。
钱穆从小就对国学有极大的兴趣,这和他出生的时间有密切的联系,他出生的那一年,中日打完了甲午大战,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钱穆
钱穆回忆小的时候,街上人都说中国没救了、要被日本人占了,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倒向西方。钱穆不这样认为,他一直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很高的价值,从小研习国学。
然而他平静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1906年,钱穆的父亲因病去世,这一年钱穆才12岁!
父亲去世后,母亲蔡氏含辛茹苦的拉扯着四个孩子们长大,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极差,母亲还是坚持要让孩子们读书。
钱穆
蔡氏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留几个读书的种子!”母亲的做法非常明智,知道自己读书不易的钱穆从此更加刻苦。
1907年,常州府中学建立了,钱家的同族、钱穆的老师钱伯圭资助钱家兄弟,让钱穆和哥哥前往中学读书。
钱伯圭告诉钱穆,以后不要再学习《三国演义》,因为这本书讲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思想已经不能紧随时代的潮流,应当把目光放开,才能够有所收获。
钱伯圭
钱伯圭的话给了钱穆很大的震动,从那以后他熟读各种书籍,英语成绩也相当突出。他几乎把一天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养成了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钱穆有多好学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虽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
钱穆冬天要读书、夏天要读书,夏天有蚊虫叮咬就把腿伸进瓮中,即使到了晚年,钱穆因为青光眼而看不见,也要摸索着课本看。
钱穆是足够幸运的,在常州上中学时,他的老师是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钱穆在他手下学会了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受益终身!
吕思勉
可惜的是,学富五车的钱穆虽然一身文采,却无用武之地!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他的学校停课,他被迫回到了老家,当起来了乡村教师,从此再也没有进入过学堂学习过。
身居教坛多年
1912年,钱穆在亲戚的推荐下在无锡的乡村当起来了教书先生,在教学的这些年里,钱穆走遍了无锡的每一寸土地,对这里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原本立志考大学的他却没能去上大学,出身于乡野的钱穆,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他一边教小朋友,一边阅读大量的经史子集,既然没有老师教,那就自己学!
钱穆
钱穆以刻苦的精神做学问,往各大杂志投稿,没过多久,他的文章就获得了社会上的反馈,大家都说他的文章观点标新立异,是一个奇才!
钱穆的脚步不仅于此,当时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来到中国做演讲,并讲了很多教育观点。
钱穆就学习杜威,用自己的学生做实验,看看中美教育理解上的差异,最后发现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不能照抄照搬,中美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钱穆
1927年,钱穆应邀成为了苏州中学的国文老师和班主任,但是苏州却成为了钱穆最伤心的地方!
他刚刚在苏州安定下来,就迎来了人生中的一系列挫折:首先钱穆的妻子在生子的过程中去世,大人小孩全都没保住。
接着钱穆的哥哥准备帮着钱穆料理妻儿的后事,然而哥哥也去世了!钱穆的哥哥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两个月连着三个亲人离世,这让钱穆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钱穆故居
钱穆的父亲、爷爷都是三十多岁就不幸离世,再加上多年来钱穆也体弱多病,因此他格外的重视养生。
从此以后的钱穆喜欢清静,每天都要在打坐20分钟,安心进行思考;他还坚持一早去散步半小时,回来打太极拳健身锻炼;此外钱穆患有胃病,所以吃的东西格外清淡,这些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他临终前。
家人的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学术上他也遇到了矛盾!一直以来,钱穆都很喜欢胡适。
胡适
1928年,钱穆的偶像胡适来到苏州中学开讲座,钱穆趁机提出了自己在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并询问胡适的态度。
面对钱穆的提问,胡适选择不予理会,让二人从此产生了裂痕。而且两个人对于传统文化,是有很大的争论,胡适认为应当学习西方,摒弃传统;钱穆则主张保留传统,取其精华。
二人在学术上的分歧很快被上升为生活上、做人上的矛盾,两个人经常在各大报社发表自己的文章,抨击对方的行为和观点,这场骂战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热点话题,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胡适先生去世前,二人才握手言和!
胡适
不过,这一系列的打击没有让钱穆的研究受挫,1929年,钱穆娶了一位新媳妇,随后他的文章《刘向歆父子年谱》被发表了出来。
这次钱穆一战成名,这篇文章获得了各方关注,他因此收到了北大的邀请,和胡适成为了同事。
胡适、傅斯年为一派,钱穆经常和他们为了一个学术问题而不断争论,虽然两方吵得不可开交,然而这种学术氛围,令人羡慕不已!
胡适
此后的钱穆多次前往各地演讲,他的脚步踏遍了祖国各地,从山东的泰山、孔庙,到山西的五台山、云冈石窟;从黄鹤楼、庐山瀑布,再到西安、洛阳的名胜古迹。
钱穆的脚步遍布了我国的各种文化名城,他每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兴高采烈地去带着学生们散步、观景。
每当看到这些历史古迹、秀美河山,钱穆在感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不禁对古代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也想以更认真的态度去寻找传统文化之光。
钱穆
1937年,在日本人全面侵华以后,钱穆离开了北大,辗转各地,一边教课,一边写书。
这个时期是钱穆一生的小高峰,他的经典之作都是在这时完成的。然而由于傅斯年和钱穆有很深的矛盾,所以抗日结束以后,北大没有给钱穆发去邀请函,钱穆从此没有进入北大教书。
就这样,钱穆兜兜转转,最后去了香港,再也没能回到大陆!
钱穆
乱世情缘,一生知己
钱穆前往香港时,走的太过匆忙,因此他的第二任妻子以及四个孩子都被留在了大陆。
钱穆也想回去,不过最终没能回到故土,只得在香港办起来了新亚书院。
香港的日子无疑极为难熬,这里潮湿的环境让钱穆难以忍耐。新亚书院接收的学生都是从大陆来逃难的人,他们根本无钱交学费,钱穆都是免费教学。
由于没有经费,所以钱穆连工资都没有,只能和学生们睡一起,打地铺。
钱穆
不过新亚书院的阵容相当的强大,除了钱穆外,还有唐君毅、吴俊升等一系列名人学者,甚至能和香港大学平分秋色。
钱穆也获得了蒋介石的注意,台湾方面多次邀请钱穆去台湾演讲,1950年,钱穆去了台湾大学,讲了第一课《庄子》。
钱穆的演讲在台大引起了轰动,虽然台大校长是和钱穆有过节的傅斯年,不过当时演讲的时候,全校五分之一的学生都挤到了这间教室,听钱穆的演讲。
傅斯年
这次演讲后,回到香港的钱穆获得了美国人的资助,经费宽裕了很多。事业有起色的同时,爱情也开花了。
在新亚学院有一个女学生,叫做胡美琦,她出身于南昌一个书香世家,比钱穆小了33岁。
当时她是钱穆先生的学生,在钱穆那里学了一年之后,去了台湾求学。
1952年,钱穆去台湾进行第二次演讲,结果演讲时,讲台上的横梁发生垮塌事故,将钱穆砸进了医院。
钱穆、胡美琦
胡美琦得知老师重伤以后,就多次前往医院照顾,细心的胡美琦很是体贴,让钱穆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二人互相聊了很多,钱穆发现胡美琦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性,对她非常的欣赏。
然而钱穆觉得自己在大陆还有家室,自己还要回香港,再说胡美琦那么小,因此没有继续想下去。
钱穆、胡美琦
不久后,钱穆回到了香港,以为此生不会和胡美琦再见面。没想到,命运的安排让二人再次相遇,胡美琦竟然成为了香港的一位高校教师。
这次胡美琦对钱穆表达了心意,钱穆和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段老夫少妻恋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然而只有熟悉钱穆的人才知道,胡美琦对他有多么重要!
金庸先生都对这段恋情大家赞叹,如果没有胡美琦,可能钱穆没有那么长寿。
钱穆
为了照顾钱穆,胡美琦辞去了自己的教师工作,全心当起了家庭主妇。
在胡美琦的关照下,钱穆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个创作高峰,他晚年的经典作品都是在胡美琦的关照下才完成的。
而且胡美琦是钱穆一生中最能理解他的女人,被人称为“乱世情缘,一生知己”。
钱穆
胡美琦常说:“作为一个学者,不只属于他的家人,他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将来!我从不把宾四视为己有,我应当完成照顾他的责任,让他做更大的贡献!”
可以说钱穆的一生深爱中国文化,而胡美琦一生深爱着钱穆。
此时新亚学院获得了香港政府的重视,和其他学院整合为了香港中文大学。
不过当年钱穆的好友唐君毅、吴俊升等人开始排挤钱穆,钱穆不得不从学校辞职,只身前往马来西亚教学。
钱穆
1967年,蒋介石看到钱穆漂泊在异国,招募他可以塑造一个礼遇读书人的形象,再加上台湾大学急需招纳老师,所以决定把钱穆招到台湾大学任教,钱穆再三考虑后,答应了邀约,在台湾走完了余生。
一定要回大陆
钱穆到达台湾以后,蒋介石马上将一处招待外宾的院落划给钱穆,钱穆把这里命名为“素书楼”,钱穆由此得名为“素书老人”。
虽然到了台湾安顿下来,可不知道为什么,钱穆思乡的心情在这时更为激烈!他经常坐在楼上,往西面看去,看到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彼岸就是此生最想回去、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钱穆、胡美琦
遥想半个世纪以前,钱穆还在家乡兴办学校,奔走在家乡的土地上,再看看如今的自己,却漂泊在台湾,内心无限感伤。
他经常坐在窗边,独自吹箫,那悲怆的声音让闻者流泪,他内心的伤感不言自明!到了晚年,钱穆牙齿掉光,没办法再吹箫了,只能让学生吹奏或者听录音,思绪跟着箫瑟飘扬。
如果不是有他的夫人胡美琦在这里陪伴,钱穆可能已经熬不住了。
钱穆
思乡归思乡,生活却还要继续,钱穆和夫人喜欢种花、种草,陶冶情操。
他在自己的家门口种满了枫树,因为在他的老家无锡,那里的街道上曾有很多枫树,每次到了秋天,那一片橙黄的景象,让人怀念极了!
钱穆看到枫叶,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挚爱的家乡!可是,台湾作为热带地区,常年郁郁葱葱,树木从不枯黄。
钱穆
有一年,台湾竟然迎来了一次罕见的低温天气,门外的枫树竟然变成了橙黄色,钱穆见状,别提多么兴奋了,他赶紧和胡美琦出门,让胡美琦给他拍照。
看着橙色的叶片,钱穆的思绪飞向了远方,仿佛瞬间看到了无锡,看到了梦中的江南水乡,以及钱穆父母、兄长的脸庞。
晚年的钱穆身体条件极差,他患有青光眼,看书都模糊了,可他不听医生的劝阻,必须要看书。
钱伟长、钱穆
钱穆还继续教书,一直坚持到了1986年才退休,此时的他已经91岁了!
钱穆喜欢和学生们相处,也喜欢研究学问,遇到一个有趣的课题,经常能高兴的睡不着。
有的时候,钱穆也会在台湾旅游。1975年,在台湾80大寿的时候,他前往台南玩耍,路途想到了去世多年的父母,又一次留下了眼泪。
在这样的情况下,钱穆大笔一挥,写下了《八十忆双亲》,这篇文章在台湾发表以后,引起了很多在台大陆人的共鸣,无比真挚的语句让无数的人闻之潸然落泪!
钱穆
好在1980年,在两岸政府的合作下,钱穆和自己在大陆的四个子女取得了联系!
他们一家去了香港团圆,这是钱穆那么多年来第一次和子女见面,别提多么开心了!不过钱穆的两个女婿以及老家的其他亲戚都没见到,钱穆感到有些遗憾。
他向政府请求,希望能够全家团聚!这个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在两岸政府的合作下,1984年,钱穆90大寿的时候,钱穆在大陆的所有儿女、子孙、亲戚全部前往台湾,给钱穆过寿。
素书楼
这是钱穆这些年最高兴的一次,大家陪了钱穆一个月,让钱穆格外的满足!弥补了这个遗憾。
其实钱穆也想回到大陆,不过两岸尚未完全放开,再加上他身体多有不便,因此迟迟未能成行。
钱穆原本想退休后调养一下身体,再回老家看看,谁也没想到,一件事竟然让钱穆在忧愤中离世!
素书楼
1990年,台湾当局突然声称钱穆的住宅是非法侵占所有,应当依法收回,注重名声的钱穆得知以后悲愤交加,怒而搬离了生活了23年的素书楼。
3个月后,钱穆不幸离世,在他去世前,他拉着胡美琦的手,说道:“一定不要把我留在这里,我要回到大陆去!”说完就不幸离世,享年96岁。
钱穆去世以后,胡美琦遵守他的遗愿,迟迟没有给钱穆下葬,而是暂时放在了台北永明寺内,暂时存放。
此后的两年,胡美琦奔走于两岸之间,最终成功将钱穆的骨灰带回了大陆,埋葬在了苏州。
钱穆之墓
2012年,胡美琦也因病去世,她的骨灰和钱穆合至一处,两个漂泊在台湾的大陆人,终于回到了家乡。
虽然钱穆先生已经长眠,但他的著作将万古流传!我们也相信股票的平台有哪些,中华文化将会如他所想的那样,在经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后,永远流传,历久弥坚!